虽然我们说人生来就是平等的,但也不得不承认在天赋和智商方面,有些孩子生来就领先于别人。比如"山东神童"苏刘溢,8岁上高中、10岁参加高考,以566分的成绩考上大学;再比如"北京神童"张炘炀,13岁考上研究生,16岁考上博士。他们的父母都是普通人,孩子却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。
但是这样的天赋,又有多少孩子能拥有呢?在生活中,很多孩子都是普普通通的,文化课一般,智商一般。然而父母却不能接受孩子的普通,觉得孩子应该十分拔尖。于是各种补习班、辅导班都给孩子报上,效果却不尽如此人意。
其实,父母与其"绑架"孩子去提高自己不擅长的文化成绩,不如接受孩子普通的事实,找一找他们的特长。就像李玫瑾一样,既然女儿的文化课成绩不行,那么她就着重培养女儿擅长的音乐,现在李玫瑾的女儿已经是一位大学音乐老师了。试问,有多少父母可以教出一个大学老师呢?
找到孩子的闪光点,不强迫孩子跟父母的意愿走
哲学家弗洛姆曾说过一句话:"教育的对立面是操纵,它出于对孩子之潜能的生长缺乏信心,认为只有成年人去指导孩子该做哪些事,不该做哪些事,孩子才会获得正常的发展。然而这样的操纵是错误的。"
比如有的孩子很擅长画画,但是父母觉得画画没有用。一定要认真学习把文化课成绩搞上去,这样未来才能出人头地。最终的结果大多是,孩子文化课成绩没搞好,原本擅长的画画也没得到培养,两边都荒废。
如果父母一开始就着重培养孩子擅长的领域,或许他们长大以后也能取得耀眼的成就!所以,父母教育孩子一定要看到并且尊重孩子擅长的事物,而不是以自己的意愿去操纵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。
|